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氟合晶型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为寒冬中的光伏组件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而为了帮助浙江光伏企业渡过目前面临的严重生存危机,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除了积极与国家对接、协调获得更多的示范性项目指标外,还在努力申请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家级光伏应用省。
浙江作为仅次于江苏的国内第二光伏制造大省,自然也不能幸免。浙江光伏产业的现状,只是中国光伏产业困境的缩影。在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负责人、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看来,找准定位是眼下光伏企业应首先认真思考的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中,除了个别企业开工率较好外,中小企业开工率约为50%。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9月,浙江省光伏产业产值仅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
我们认为,光伏产业的艰苦期远远没有过去,接下去的优胜劣汰,也许会很残酷。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乘风说。此次室内太阳模拟器落户日出东方江苏工业园,使得日出东方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世界最先进太阳能光热系统室内检测设备的企业
如在高温热发电领域,日出东方在核心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已在行业内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悉,该设备由德国FraunhoferISE太阳能研究所和德国PSE公司合作开发研制,是德国太阳能专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为日出东方量身定制而成,整套设备中的检测仪器、检测仪表、检测装置、检测软件均从德国进口,其中的主要部件全部采用世界上最顶尖的检测仪器,包括德国Atlas公司生产的金属卤素灯、德国Krohne公司生产的流量计、荷兰Kipp&Zonen公司生产的太阳总辐照表等。而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研究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前瞻性的技术投入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发展和产业战略转型,日出东方构建了行业第一品牌的技术壁垒。在远程控制方面,全球首个物联网太阳能工程项目在无锡开工建设。
12月10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内首届室内太阳模拟器应用及现场演示研讨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同日,中国首台室内太阳能模拟器落户日出东方的揭牌仪式在日出东方江苏工业园区举行。而多年来,日出东方一直专注于太阳能光热技术与研发领域,依托北京大学新能源中心的技术和人才,在产品研发、技术改进、检测技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始终领跑行业。
日出东方太阳能总工程师焦青太介绍,室内太阳模拟器可最大限度模拟自然太阳光谱,使得太阳能产品的研发和检测不受天气影响。在太阳能储能方面,中国第一个太阳能蓄热项目已经在洛阳基地开工建设。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城市供热管网系统一体化建设方面,日出东方 城市热水银行战略的全面启动,实现了日出东方从产品制造商到太阳能热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一站式服务供应商的转型。同年,公司太阳能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郑瑞澄表示:室内太阳模拟器的引进与应用,一方面将大大提升太阳能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及效率,为我们的终端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安全的太阳能产品。太阳能热利用知名专家殷志强,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郑瑞澄等行业专家出席了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中国太阳能光热检测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经典时刻。不仅如此,由于太阳模拟实验系统能够提供已知且长期稳定的实验条件,从而能够对太阳能产品的相关设计开发效果过程做出即为准确的判定,改变了原有依靠经验的粗放式产品设计状况,引领整个太阳能产品设计进入科学化、精细化、目标化的针对性设计时代。据了解,此前日出东方已经大手笔引进了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ITW研究所与斯图加特SWT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光热系统测试设备。
CNAS实验室检测报告得到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的互认,与国家检测中心出具的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得到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太阳能光热系统测试设备可根据欧洲标准、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一次性完成对4套集热器和光热系统的近20项主要测试,该设备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套,另外两套在南非国家检测中心和德国ITW研究所。
2012年,日出东方技术中心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也是目前太阳能光热行业唯一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专家指出,室内太阳模拟器落户日出东方,使其检测技术跃居世界前列,将进一步强化其在检测技术、产品研发方面的行业领军优势,也将驱动整个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全面升级。
另一方面,它也将推动中国太阳能光热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同步,引领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未来的广阔前景。此次室内太阳模拟器落户日出东方江苏工业园,使得日出东方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世界最先进太阳能光热系统室内检测设备的企业高温蓄势待起,在国家能源替代使命上责无旁贷。无疑,太阳能光热将成为未来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利用的驱动力。而光热高温最主要的应用则是光热发电,将达到数万亿规模。日出东方因此不但检测能力方面跃居世界前列,研发综合实力、产品开发进程更将全面获得提升,这也意味着在其引领下,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技术与国际高严标准的接轨。
太阳能光热:未来新能源的驱动力21世纪,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当下光伏受制于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双反,使得热利用异军突起,日渐成为太阳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据悉,该设备由德国FraunhoferISE太阳能研究所和德国PSE公司合作开发研制,是德国太阳能专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为日出东方量身定制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世界最先进光热系统检测设备。而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与十八大中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实施,太阳能光热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而与太阳能光伏两头在外、对产业的政策依赖度很高不同,在太阳能光热行业,我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光热利用率、利用面积位居全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保有量的70%以上,为全球节能减排贡献巨大。按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未来10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总的任务和目标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科技进步、扩大应用、产业升级、拓展市场。
因此,新能源逐步进入公众的视线,成为各国战略型的发展议题。单纯看光热的每个领域,低温领域的民用建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集体热水、农业热水和供热等在未来10年就有5000亿的市场。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危机的时刻威胁,这些悬在人类头顶的问题正沿着关联链条持续恶性循环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未像今日这样,进退维谷。尤其中高温技术以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技术品位,赋予了太阳能热利用以更美的内涵和更为巨大的容量。
光热利用的三温空间是在技术升级之后同时扩展的三个市场:低温热水持续增长,在民生领域担当重任。到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能源结构占有率和在国家减排40%至45%总目标中的贡献率。
截止到2011年,国内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生产太阳能集热器5760万平方米,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消费国,实现了保有量从十年前不到5000万平米发展到今天的2亿多平米,市场产值达到千亿规模。当前,中国太阳能光热利用未来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细致专业的特点。
具体而言,按照十二五计划与十八大对于新能源战略规划,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年产量2015年和2020年,预计可达13500万平方米和27300万平方米,年产值分别可达1890亿元和3820亿元。2012年12月10日,中国首台室内太阳能模拟器落户日出东方举行正式揭牌仪式。
中温热能高速增长,在工业节能上铁肩道义。在中低温领域,市场空间将更为广泛,应用领域将迅速发展到空调制冷或制热、海水淡化等应用领域,将要面对万亿的市场规模前景。中国太阳能光热领跑世界太阳能光热应用分为低、中、高温三个层面,公众熟知的热水器属于低温应用层面。在整个行业,太阳能热水器因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产品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经济等典型特点,同时顺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等政策导向,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先锋并迅速发展成为主力军
据报导,Sharp已和SunPower签署了OEM代工契约,并将自本(12)月中旬起开卖由SunPower制造、并挂上Sharp品牌的太阳能面板产品,以期望藉由活用SunPower的产能,将日本国内住宅用太阳能面板市场率自现行的30%提高至40%的水准。报导指出,Panasonic计划向REC采购的产品为使用60片太阳能电池Cell、输出为245W的组件产品,REC将透过位于新加坡的工厂生产Panasonic所需的产品。
日本媒体日刊工业新闻7日报导,日本第3大太阳能电池厂松下计划向欧洲太阳能电池大厂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REC)采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年采购量预估将达20万千瓦。报导指出,Panasonic目前已自家生产单晶矽混合型太阳能电池「HIT」,主要供应给住宅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使用,惟因太阳能发电厂等产业用途需要的是价格较HIT更便宜的多晶矽产品,故Panasonic拟藉由向外采购来厚实多晶矽产品阵容。
报导并指出,近来日本太阳能电池厂向外采购的动作频频,除Panasonic之外,夏普 (Sharp )和东芝 ( Toshiba )也藉由OEM的形式向海外厂商采购太阳能组件。日本媒体读卖新闻6日报导,为了提高价格竞争力、并因应日本国内需求急增,日本太阳能电池龙头厂Sharp将自美国SunPower采购住宅用太阳能电池面板,此将为Sharp首度向外部企业采购太阳能面板